玩滚球的十大平台

图片
保卫处(部) 人民武装部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警钟 > 典型案例 > 正文

典型案例二:日常校园诈骗案例及温馨提示

发布时间:2021-07-05 访问次数:

(一)利用手机信息诈骗 【常见骗术】 1、有一女生手提包被偷,里面有手机、银行卡、钱包等。 20分钟后,她打通了妈妈的电话,告诉自己被偷的事。妈妈惊呼:“啊,我刚才收到你的短信,问咱家银行卡的密码,我立马就回了!”她们赶到银行时,被告知里面所有的钱都已被提走。小偷通过用偷来的手机发送短信给“亲爱的妈妈”而获取了密码,然后在短短20分钟内把钱取走了。 2、某同学接到这样一条信息:“钱还没打吧?那张银行卡磁条坏了,就打这个账号吧!”,该同学以为是房东提示她交房租,就按信息账号汇出人民币1万元。 【温馨提示】 不要在手机通讯录中暴露自己多与联系人的关系,忌用“家电”、“爸妈”等称呼。一律用名字,字越少越安全。 防范技巧: 1、求证手机信息,汇款前与对方联系或约定,以免被他人设下骗局。 2、遇到莫名其妙的信息随时删除。 3、针对层出不穷的手机短信诈骗,为方便家长在紧急情况下核实信息真伪,建议同学给父母备用关系密切同学的手机号、班主任手机号、以及所居住宿舍楼的值班电话。 

(二)推销名义行骗 【常见骗术】 1、2013年10月,一外校女子带着一批文具潜入宿舍,以“优惠”价钱批发一批文具,让同学转手赚钱,并出示工作证说长期合作。1个小时劝说后,同学交了3000元购买“一千多件”文具,女子立刻离开。同学打开包装才发现文具数量跟包装说的完全不同。此时,女子已不见影踪。犯罪分子手法高明,在生产包装上做手脚,而且产品为假货。 3、2011年8月在某学校还发生过这样一种诈骗案例:一名社会人员,却自称学校老师,挨个寝室向学生们征订一种报刊,从而进行收费。谎称报纸晚些会送到,其实一去无踪。 【温馨提示】 纵观以上骗术都是利用学生对学校环境不熟悉,以及缺少社会经验的弱点来进行下手,冒充专业人员在宿舍或食堂附近向学生推销低价的文具、书本、报刊等,以次充好、以少充多甚至以假乱真。针对此种诈骗行为,学生应首先牢记天生不会掉馅饼,推销产品的价格还是要根据市场价格而定,其次不可轻易让推销人员进入宿舍,如进入宿舍应保证宿舍大门打开,手机畅通,如遇紧急情况,要赶紧求救呼叫并马上报告宿舍管理员。 

(三)假冒学校名义行骗 【常见骗术】 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学生信息,然后以学校的名义给学生家里邮寄“补充内容通知书”,谎称学校收钱,要求家长将钱款汇到指定银行账户;此外,嫌疑人可能还以学校老师的名义或者同学上课期间给学生家长打电话,谎称其孩子在学校生病或遇到车祸急需手术费等,然后向学生家长提供银行账号要求汇款或转账。 【温馨提示】 学生报到后,要及时保存班主任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同时也要将宿舍同学电话告诉父母和家人,如接到这样的电话,让父母第一时间联络自己及班主任老师以确认情况是否属实后再做决定,如自己手机关机也可通过宿舍同学手机联系上,确认情况是否属实。 

(四)、以邮寄包裹为名行骗 【常见骗术】 通常会有常一条内容为“邮政局紧急通知,你有一份包裹已到达,因地址不详无法投递,请速联系0756-2766463珠海邮局。”的短信发到手机上,如果照着上面的电话打回去,她会让你报出自己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然后告诉你说你的包裹里有毒品等非法物品,包裹已经移交公安局,请协助公安局进行调查。冒充警察的人会告诉你的身份资料可能已经被犯罪团伙利用,让你去银行柜台机安装一个安全保护系统,通过一系列操作后你银行卡内的钱将全部转入诈骗分子账户内。 【温馨提示】 遇到此种情形,应首先确定是否有人给你邮寄包裹,其次对于短信上给出的电话号码进行查询,如进行114电话查询等,像邮局,公安局,检察院等单位都是有固定电话的,不可向不认识的人报出自己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防不法分子进行诈骗。 

(五)利用人的情感(同情心、同老乡关系等)来行骗 【真实案例】 1、以手机没电又着急打电话为由借用手机,骗得手机后逃离:某学校学生戚某,在行政楼遇到两位(一男一女)自称是某大学学生,到广州考察园林设计,身上的钱已用完,想用戚某的银行账号转帐,戚没同意。随后他们以手机无电又要急于去机场接人,提出以他们自己的手机抵押换借戚的手机。戚答应了,将自己的手机换给了他们。戚某回到宿舍后,发现他们抵押给他的手机也是玩具。 2、以学校学生身份诈骗学生钱财。某学校女学生于北京路逛街遇到一名自称是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跟老师一起来广州参加学术交流会,但不慎丢失手机及钱包,并出示学生证以取女生信任,要女生帮忙拿钱买飞机票赶回北京,并声称回北京后立马归还飞机票钱,该女生回校后立马取款给该男子,男子留下联系方式后离开。几天后,女生打电话给男子,但被告知该号码为空号,经查证,该男子并非北京某大学学生,女生遂报警。 3、拉关系套近乎,骗取信任,寻机盗窃:曾经有一同学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自称“老乡”也认识某某的人,非常热情,将你的家庭情况及在校情况一一打听明白,然后此人很快下车,随即又乘车来到学校,自称是这位同学的好朋友某某,寝室同学根本想不到此人乃冒牌,当然热情接待留吃留住,第二天这个骗子瞅准寝室无人,将全宿舍现金及贵重物品洗劫一空。 4、贾某接到一陌生电话,并问对方是谁,对方说:“你就连我都忘记了呀?你仔细想想。”贾某听声音感觉像是其一兄弟张某,就回了句“你是张某吗?”对方马上回答“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随便寒暄了半天,然后切入正题,说自己最近点背,手头有点紧,要借点钱周转一下,贾某认为多年的兄弟没多想就答应帮他,并向其提供的银行卡汇款3000元,结果被骗。 5、冒用他人身份或盗用他人QQ号在其QQ好友及QQ群里诈骗。多以让代买游戏卡、代买手机充值卡、网银代付款及借钱等方式诈骗。岳某在宿舍上互联网聊天时,收到同学薛某发来的QQ消息,称其在网吧上网并在网上看到一款漂亮的鞋子想买,但其没有网银,需要岳某帮其代付一下,回来立马把钱还给岳某,岳某没有多想就在其提供的页面按照对方提示进行操作,结果被骗。 【温馨提示】 利用同情心行骗:编造悲惨故事骗取同情,记住路遇“困境中的人”,可帮助他拨打110向警方求助或报告保卫处,此招一出,真假立判。另外不要轻易将刚认识的老乡,同学带回寝室留宿,以防宿舍被盗。在遇到冒充他人身份的情况下,你可以换种方式联系对方,确定此事是否真实。 

(六)打工、传销诈骗 【常见骗术】 有时会接到陌生短信说是你初高中同学,好久不联系,让你猜猜他是谁,如果你说是不是哪个同学,他就说你猜对了,然后以初高中同学的身份骗取信任后,请求加盟,然后骗取钱财;所谓兼职公司借介绍兼职或招聘之名诈骗:主要是利用同学找兼职心切,以待遇丰厚为诱饵;持假工作证,以收取代理费,押金或提成为诱饵,进行诈骗或制造传销陷阱。 【温馨提示】 外出做家教和勤工俭学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不轻易相信主动找上门来的陌生人和工作证;对社会上招聘兼职广告要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和调查,特别是对待遇优厚,诱惑力极强的广告要谨慎思考,防止招聘陷阱;遇到问题后要及时与班主任,家长取得联系。 

(七)网上购物诈骗 【常见骗术】 1、多次汇款——骗子以未收到货款或提出要汇款到一定数目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等各种理由迫使事主多次汇款。 例如:某同学在网上发现一条出售手机的信息,与对方取得联系后,在银行向指定帐户汇款1000元,后对方以未收到汇款为由,让该同学连续两次汇款,然后,对方提出要汇款总额到 5000元以后方能将以前款项退还,该同学再次汇款,最后,对方又以担负保险金、运费等名义要求该同学多次汇款,最终该同学与对方失去了联系,这才发现被骗。 2、非正规付款方式 案例一:2015年11月7日某同学在网上订机票,并按网页提供的电话联系对方,对方要求其到银行取款机将390元汇出。事后,对方又打电话给这位同学,要求同学在取款机上按其指定方式进行操作,再汇出4000元。该同学警觉后,终止打款,钱物未受损失。 案例二:2014年9月某同学在网上购买了一部手机,因对手机不满意,11月7日在淘宝网上联系退货、退款事宜,对方要求同学与客服联系,该同学在网上查找了客服电话,与对方取得联系,并按对方要求和指令在建设银行取款机上操作,其中一个环节要求输入卡上最后四位数,6448,事后又操作了一遍,输入数字2222,结果造成被骗金额近9千元。 2、假链接、假网页——骗子为事主提供虚假链接或网页, 交易往往显示不成功,让事主多次往里汇钱。 3、拒绝安全支付法——骗子以种种理由拒绝使用网站的第三方安全支付工具,比如谎称“我自己的账户最近出现故障,不能用安全支付收款”或“不使用支付宝,因为要收手续费,可以再给你算便宜一些”等等。 

(八)以中奖名义行骗 【真实案例】 近日,一位网友向本报曝料,称一个“腾讯十二周年庆典”的网站上,输入QQ号和验证码即能领取奖品,有诈骗嫌疑。网友称,她无意打开QQ空间时,发现多了一条来自一个用户名显示为“周年庆典”的短信,短信称:“QQ十二周年庆典,本活动面向所有QQ用户您有1次机会参加庆典,您的编码为5168,请到【qqhu2011.com】查询,十二年来,QQ有幸能陪伴着您成长;未来日子,我们期待与您继续同行!”该网友随后登陆该网站,输入QQ号码和验证码5168,点击“领取奖品”,网站即告知:您的QQ号码被腾讯公司后台系统抽选为今日的二等奖幸运用户,获得由腾讯公司送出的惊喜奖金5.8万元人民币及价值9800元的三星Q40笔记本电脑一台,经查证确实为诈骗活动。 深圳公安刑侦部门陆续接到数十名外地群众报案,称因接到来自深圳的虚假“中奖”、“彩码”信息公布电话而被诈骗钱财,被骗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万元。办案民警经过调查,了解到此类诈骗犯罪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嫌疑人先拨打某一号段手机,不待对方应答即挂断电话,然后等待对方回拨电话,利用语音信箱发布虚假“中奖”、“彩码”类信息,继而巧立名目骗取群众邮寄中奖“手续费”、“公证费”、“税费”、“邮寄费”及“彩码”酬金,最终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温馨提示】 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腾讯、新浪等中奖信息,应及时去官网查询,确认是否属实。如遇到电话诈骗,应首先确认自己是否参与过抽奖活动,千万不可贪图小利,陷入诈骗活动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