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教师2009年发表论文统计
2014年05月30日 11:07 点击:[]
序号 |
作者 |
论文名称 |
期刊名称 |
发表刊期 |
期刊级别 |
|
1 |
宣刚 |
当前高校人权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9/2 |
省级 |
|
2 |
宣刚 |
刑事政策概念探析 |
温州大学学报 |
2009/6 |
省级 |
|
3 |
陈传万 |
明初凤阳移民文学述论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6 |
本校学报 |
|
4 |
张杰 |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作用研究 |
教育前沿 |
2009/7 |
省级 |
|
5 |
张晓云 |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责任探析 |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9/3 |
省级 |
|
6 |
李晓元 |
《老子》创新文化的方法论价值 |
学习论坛 |
2009/4 |
省级 |
|
7 |
豆艳荣 |
历史教科书应正视历史事实 |
历史教学(中学版) |
2009/2 |
省级 |
|
8 |
姚庆 |
高校学生管理的新道路——家长教育 |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4 |
省级 |
|
9 |
姚庆 |
家长不能游走在高校学生管理的边缘 |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9/1 |
省级 |
|
10 |
秦红霞 |
大学女生宿舍人际关系现状的调查研究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2 |
本校学报 |
|
11 |
秦红霞 |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文教资料 |
2009/26 |
省级 |
|
12 |
陈昌云 |
凤阳县明文化产业发展刍议 |
滁州学院学报 |
2009/2 |
省级 |
|
13 |
陈昌云 |
论明人的诗文之辨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9/1 |
省级 |
|
14 |
李晓东 |
去抑制化网络行为分析综述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3 |
本校学报 |
|
15 |
李沙娜 |
独生子女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 |
消费导刊 |
2009/4 |
省级 |
|
16 |
李沙娜 |
大学生就业挫折心理分析及调适策略 |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
2009/6 |
省级 |
|
17 |
陆山花 |
从张恨水小说看地域文化的异质性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2 |
本校学报 |
|
18 |
和建伟 |
《摩诃婆罗多》与《三国演义》的英雄观 |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
2009/4 |
省级 |
|
19 |
和建伟 |
《摩诃婆罗多》与《三国演义》的情节结构比较 |
学理论 |
2009/11 |
省级 |
|
20 |
钱锐 |
大学生保险立法基本问题研究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6 |
本校学报 |
|
21 |
吴贵春 |
试析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三性” |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
2009/10 |
省级 |
|
22 |
王培章 |
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
科技信息 |
2009/2 |
省级 |
|
23 |
汪元宏 |
高校发展要重视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 |
中国高教研究 |
2009/8 |
国家重点 |
|
24 |
蒋德勤 |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 |
《思想教育研究》 |
2009.12 |
国家级 |
|
25 |
汪元宏 |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
2009/9 |
省级 |
|
26 |
王玉平 |
矛盾的和谐向度 |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
2009/6 |
本校学报 |
|
27 |
苏兆龙 |
在就业市场中寻求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出路 |
高等教育研究 |
2009/4 |
省级 |
|
28 |
沈梅丽 |
古代小说中的龙宫及信仰文化考述 |
贵州文史丛刊 |
2009/3 |
省级 |
|
29 |
沈梅丽 |
古代小说中的龙宫及信仰文化考述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3 |
省级 |
|
30 |
沈梅丽 |
从古代小说看人相龙王形象的演变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9/3 |
省级 |
|
31 |
沈梅丽 |
古代小说中龙宫称谓、位置及进入方式考辨 |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
2009/1 |
省级 |
|
32 |
林飞 |
关于高校学生评价的思考 |
黑龙江史志 |
2009/10 |
省级 |
|
33 |
林飞 |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综述 |
传承 |
2009/6 |
省级 |
|
34 |
刘利 |
纪检口供的证据效力及其转化 |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
2009/1 |
省级 |
|
35 |
刘利 |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
安徽农学通报 |
2009/3 |
省级 |
|
27 |
王玉平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
科学社会主义 |
2009/6 |
国家重点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