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算下达及绩效目标情况
(一)预算下达情况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分别于2019年1月和6月分两批共下达9051.3万元,其中生均奖补资金5151.3万元,高水平大学资金3000万元,高校改革发展资金900万元。
(二)总体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项目资金投入加大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促进学校内涵建设,推进专业结构供给侧改革,推进专业集群建设,开展专业评估及专业论证;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完成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任务;按照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的思路,对标对表省内一流学科标准,加大省内两级重点学科建设力度,强化校内一流培育学科建设考核,推进学科平台建设,打造更多优势学科,培育学科增长点,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引领作用。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9051.3万元于2019年6月份以前全部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
截止2019年底共支付项目资金7681.94万元,执行率84.9%,未支付金额1369.36万元,其中“30213-维修(护)费”382.22万元、“31003-专用设备购置”790.74万元、“31099-其他资本性支出”196.4万元,结余资金全部为政府采购项目。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根据学校研究确定的投入项目,细化支出经济科目并设立相关辅助账,严格实行项目管理,保证专款专用。我校在资金使用时,严格遵守国家财政财务制度和财经纪律,逐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在加快预算执行方面,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19年学校加大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创新人才引进模式,与猎头公司合作引进高层次人才,成效显著。2019年共引进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45人,远超2019年制定的引进人才目标任务;推动专业集群建设,建设或建成多个“实验示范中心”和“功能实验室”,对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推进学科平台建设,建设或建成一流学科培育项目和化学合成与分析监测中心项目,大大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及学科建设水平。化学合成与分析监测中心建设提升了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与实训教学质量,充实了材料类专业基础化学公共平台的实验教学,整合优化化学与材料类实践教学资源,引进具有海外经历人才1名,教师职称晋升3名。筹建植物营养分子遗传实验室,扩增教学科研基地40亩,建设生物肥料定位实验基地、玻璃温室,建立水稻土和砂姜黑土培肥利用基地,形成省内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科研基地,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近50人次,聘请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专家指导工作6人次,成功承办“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三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促进教学基地建设,对种植科技园进行了 升级改造,满足各相关专业实践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其教学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依托生命与健康科学研究院,围绕着“生命与健康”为主题,组建成立硬件设施齐全、科研队伍梯队合理的“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重点开展生物传感与健康、分子生物学和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三个研究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科研团队,在各个方向培养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将研究院做大做强的同时,着力形成自己的特色;本着为国家健康产业的发展培养优秀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为宗旨,以理论基础知识和科研实践力能并举培养为原则,组建成立“生命科学卓越班”,在卓越班建设过程中,新学院将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运用到学院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卓越班的带动影响,不断加强整个学院的学风建设,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生命与健康领域的从业热情,提高整个学院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考研率。根据兽医学一流培育学科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组织学科成员开展相关科研活动,遴选3名学术骨干到英国高校进行访学,支持成员晋升教授3人、晋升讲师2人,引进副教授1人,培养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人才3人,学科成员参加学术会议28人次,实现新购仪器设备总值129万元,有效改善学科科研平台的硬件条件,提升学科科研平台的整体实力,申报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新增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7名,在校研究生达到55人以上,授予学位研究生13人。获批各级各类项目14项,其中三类项目12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横向项目1项。到账科研经费总额达251.5万元,学科成员年均新增科研经费8.3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2项;获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制定安徽省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2项;登记省级科技成果6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论文12篇;完成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4项。农业资源与环境一流学科实现申报国家或省级科研项目25项以上,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获批省级以上25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10项,获批项目经费259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5 篇,其中一类以上论文超22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2019年实现生均拨款15178.1元/生;支持的学科数量8个;支持的教学实验室数量20个;支持的科研基地和实训中心数量10个;支持的创新团队数量10个。
(2)质量指标。
2019年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百分之百执行;地方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地方高校办学质量显著提高。
(3)时效指标。
2019年学校高度重视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执行时效性,项目经费一经下达立即进行布置,督促加快预算执行进度。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的实施使学校显著受益;全年受益学生人数17067人。
(2)可持续影响指标。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的实施有力促进了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的实施使服务对象对地方高校满意度不断提升。
三、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资金使用中部分属政府采购内容,由于招标、供货、验收等各环节原因,不确定因素较多,造成采购周期较长,投资项目正常投入使用有一定程度的延迟。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大对包括政府采购项目等监管力度,细化项目管理,加快预算执行,使投资的项目早规划、早建设、早使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高度重视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工作,积极探索和建立一套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多渠道应用评价结果的有效机制,着力提高绩效意识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将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自评报告绩效目标自评报告在安徽科技学院门户网站上进行公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2019年,各级巡视、审计和财政监督中对我校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未提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