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2020年11月6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功组织召开“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产学融合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为展示联盟理事单位的农科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成果,现特别推出“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专栏,以增进交流,互鉴共享。
第1期推出: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推进“三支一扶”和实践育人培养纪实。
以农业之“精耕细作” 育“三农”之坚实栋梁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三支一扶”和实践育人纪实
“听了袁隆平几句话,湖南硕士生毕业后去巴基斯坦种杂交水稻”......前段时间,90后中国小伙在巴基斯坦推广杂交水稻的新闻上了热搜,他就是湖南农业大学2017届硕士研究生——代英男。
“在田里找真知,让学问提升不止。”袁隆平先生的一席话,不仅是支撑代英男只身前往异国他乡进行农业支援的精神源泉,也正是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要义。
多年来,一批批农业高级科研人才在这里孕育,一大批优秀青年投身农业发展,融入扶贫工作大局。这背后,得益于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扎根三湘,以服务‘三农’为特色,将研究生教育与科研创新、社会及生产需求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和制度。
“支农、支教、支边、扶贫,构建起一套‘三支一扶’的农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把学生的培育从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他们在广阔田野夯实专业知识,激发科研灵感,对接农民需求,在实践中找真知、求学问、长本领。”研究生院院长谢方平如是说。
“田间导师” 培养接地气、懂研究的农业硕士
“三下乡”暑期实践中师生为农民示范“打药金箍棒”
“农业科学家不下田,就不可能做出创新成果,经常下田,才能取得第一手资料。”中国工程院院士、油菜育种专家官春云说。
书本知识不是万能的,培养接地气、懂研究的农业硕士,湖湘大地便是学生最好的“田间课堂”。
“‘打药金箍棒’打药1亩地仅需9分钟,能提高作业效率5-10倍,省工高效……”永州市祁阳县浯溪镇田间,当地农民正兴致勃勃的争相试用和咨询起这个设计独特的喷农药产品。不少人使用过后评价:“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新奇,用起来蛮方便,喷农药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2016年,植保学院李晓刚教授带领研究生赴岳阳开展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当地小规模农业合作组织和分散农户的施药无法满足高杆作物病虫害防治需求,喷洒雾滴不均匀导致农药浪费等问题。几位研究生便思考,如何解决农户的施药难题。
在研究生的尝试和李晓刚教授的指导下,第一代“打药金箍棒”应运而生。经过几届学生的“接力”和“传承”,目前,这一专利产品已开发到第五代,对推动农业农村部提出的“减药增效”政策,实现绿色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农民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学富五车不闭门造车。李晓刚说:“不仅仅要给学生上好专业基础理论课,更重要的让他们走到田间地头,将专业学习与产业需求结合,在生产中找到解决的方法,在生产领域使用和经受检验,打下扎实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们所做的科学研究真正符合产业发展、经济社会需求。”
下地、种植、施肥……“田间导师”指导,研究生与农民一起沉浸在土地田埂,这种课堂与田间、科研与推广、理论与实践、学校与地方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路线中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应用,将知识和技术、新思维带动乡村与时代接轨。
“问需于农” 把专业知识勾勒在三湘大地
研究生祝海竣协助村委发放早稻种子
“为期一个月的支援春耕备耕活动,让我长了不少本事,专业学习更扎实了,研究目标更加明确,就是要从农民的需要出发。”2020年6月5日,在学校支援春耕研究生志愿者座谈会上,农学院研究生瞿媛说。
在岳阳汨罗县的乡镇田间,农学院研究生瞿媛正协助指导组老师记录农户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
“浸种、消毒、催芽……以前都是通过文献或者导师实验室指导学习如何操作,这次走进农村,学习实际生产中农民的技术和经验,让自己的知识储备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场“支农”行动,让学习作物遗传育种的瞿媛对专业学习产生了思考,科研不能只停留在实验室,在田间地头获得令人信服的第一手数据,将研究和学习与农业生产紧紧捆绑在一起,才能学以致用。
在疫情下的这场春耕“战役”中,114名当地大学生在各专业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到家乡的春耕生产中,农学院研究生祝海竣便是其中之一,他被派驻为益阳赫山区指导组的成员。
从惊蛰到清明,整整一个月,祝海竣跟着研究生院组成的指导调研组,跑遍了赫山区的12个乡镇。白天下乡,晚上总结,每天工作12个小时,调研指导了40户种粮大户集中育秧。
“天气比较冷,建议用25%咪鲜胺2000至3000倍液浸种灭菌。”祝海竣每天奔忙在田间地头,密切关注天气、土壤、地形地势等多种因素对水稻的影响,并与导师王学华保持联系,汇报自己给农户提供的解决方案,确保方案的科学性,以自身专业知识为水稻“护驾”。
除了水稻种植,湖南农业大学的研究生们还活跃在三湘大地,各类作物的春耕一线上,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与农民“零距离”接触,充实了学生知识结构,完善了专业理论体系,让研究生们收获了一片新天地。
“湖南农业大学要在这场战‘疫’中充分发挥农业学科、专业、专家的作用,倡议学校返乡师生积极主动担当作为,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地指导农民抢抓春耕生产。”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表示。
“百炼成钢” 上好社会实践这堂“必修课”
暑期实践团成员向农户了解农业机械化使用率
“暑期三下乡让我们走出校园,走上了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我们将以谦虚的态度向广大人民群众学习,耐心讲解‘三农’新政策和传授新技术,保持奋斗姿态,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在湖南农业大学2019年“博士团”暑期专业实践活动的出征仪式上,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专业博士生王娅同学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社会实践是青年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的“大熔炉”。
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博士团”暑期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建设,让学生在田野乡村的生动实践中,提高能力、增长才干、服务社会,打通人才培养与“三农”发展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已经数不清今年是第几次来溆浦县了,再次和肖教授一起来到溆浦,解决当地药材种植管理粗放、连作等问题,在为当地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也收获了重要的数据和资料。”2017级药用植物资源工程专业研究生李诗阳是园艺学院赴溆浦县科技助力中药材雨季汛期防灾减损和产业发展博士服务团里的一员。
在导师肖深根教授的带领下,博士团设专业人员长期扎根溆浦,与药农药企“认亲戚、做老乡”,充分运用农业高校技术人才的优势,为当地产业发展问题出谋划策,推动溆浦县的中药材产业升级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
自2001起,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博士团累计组建团队400余支,队员们躬行践履,足迹先后遍布重庆、广西、江苏、山东和湖南等省份,参与研究生达3500余人,目前,获科技服务的农民超10000名。博士团负责人表示,这是学院为研究生们打造的专业知识“练兵场”,让他们在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博士团们科技支农的脚步还将继续。
倾情“智”援 在支教扶贫中历练责任担当
研究生张子权对学生进行辅导
2019年7月,张子权、向陈云、段海霞3位研究生志愿者组成的支教团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麻栗场镇望高村,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刚来这里的时候,和我想象的差不多,英语是孩子们所有科目中最薄弱的。”段海霞说。三人不约而同地认为应当在支教期间紧抓英语,瞄准短板。
站到讲台上讲课,对支教团成员来说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针对不同年级孩子的特点,三人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
张子权把重心放在了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上,别出心裁地在英语课中创设美术绘画环节;向陈云为了帮助学生们树立自信心,坚持给所有孩子最大程度的鼓励和公开表扬;段海霞发现五年级学生性格相对外向,针对这一特点,她努力营造积极发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勇敢说、勇敢答……
渐渐的,课堂气氛日渐活跃,孩子们的英语成绩稳步提升。2019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望高小学三、四、五年级的英语课程均取得了全镇统考排名第一的好成绩。不少学生在试卷上写到:“老师,这是我考得最高的一次分数,我好开心”“老师,这是我考试以来最开心的时刻”“老师,我从未相信自己会考及格”……
“这一年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支教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贫困村教育的落后,也重新认识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在解决留守儿童性格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交流等实际问题中,个人智慧得到增长、能力得到提升、感悟得到升华,对‘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三农’的决心。” 支教团成员说。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这是研究生院开展支教团的宣传语,支教团作为扶贫扶志扶智的“先锋队”, 让莘莘学子在支教扶贫中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历练责任,在服务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中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
美丽乡村,是一个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多年来,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为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搭建了良好的学科平台,引导学生把广袤农田当作“教科书”,把广阔农村当作“实验室”,把广大农民当作“同窗人”,激发研究生从事农业科研的使命感,厚植学生“知农爱农”情怀。正如校党委书记陈弘指出:“农业院校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扎根湖湘大地办大学,要培养有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情怀,能够‘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人才,倾心倾力服务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