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加快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深化综合改革,遵循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的工作主线,2020年11月6日,由全国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在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成功组织召开“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大会暨产学融合助力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论坛。为展示联盟理事单位的农科研究生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成果,现特别推出“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工作创新案例交流”专栏,以增进交流,互鉴共享。
第12期推出:云南农业大学——科技扶贫让“青山”变“金山”。
科技扶贫让“青山”变“金山”
澜沧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有拉祜、佤、布朗3个“直过民族”的直过区。曾经,优越的自然环境难以产生经济效益,出现了村民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的窘境。这一局面在2015年出现了转机,中国工程院朱有勇团队在澜沧创立“澜沧科技小院”,积极探索科技扶贫之路,开设思茅松林下开讲百姓大课堂,带领拉祜族群众勤劳致富。
林下的聚宝盆
“三七”二字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之一便是“三分喜阳,七分喜阴”的生长特性。“研究发现,思茅松针林的透光率介于15%至30%,适合三七生长。松针掉落降解在土壤中,滋生大量有益于三七生长的微生物,既能增强植株对病虫害的抗性,还能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思茅松林下种植的三七不用施肥,更不须打药,充分还原天然三七的生态环境。”云南农业大学博士郭存武说到,“这就是利用生物多样性中‘相生相克’和‘生境藕合’原理,让中药材回归青山野林。”
一股清新草药味在山间湿气的温润作用下愈加浓郁。“这就是思茅松林独特的气味。”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叶辰说到,“我们林下三七和普通田间三七的主要区别就是我们不用打药和施肥,从而保证了药效。”田种三七主要靠施肥、农药等手段保证产量,但难以保证药效;林下有机三七虽有产量限制,但活性成分皂苷的含量远高于田种三七,其出厂前还须经300多项农残检测、十几项重金属检测,确保无一超标。这些特性为中医药的食用安全和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位于竹塘乡东主村的林下有机三七基地
“领学费”的百姓大讲堂
澜沧科技小院由中国工程院牵头,云南农业大学以朱有勇院士为首的师资团队,“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已经圆满举办了3届。整个培训班不收取农民学员任何费用,还每天提供额外的补助。朱院士说:“只要你想脱贫致富,你想学一门技术,你就可以来,我们有那么多专家教授免费给你上课,这多好的事情”。
每次实训班共分为3期,每年国庆之后便是“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开班的良辰吉日,每到这一天,五六百余名来自澜沧县各个乡镇的农民学员成群结队的,带着对农业技能、脱贫致富的渴求汇集到了竹塘乡蒿枝坝。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张帅说到:“百姓们来到我们这,基本全员接收,报道了之后我们会把他们领到实训班所在地的村子住下,每个学员都被就近安排到老百姓家中住宿,一期培训班结束了之后,会由相关的财务部门按照30元每人每天的住宿标准给老百姓发放住宿补贴。” 东主村村民张石保说:“上课还领钱,这好事让我赶上了。”
朱院士为在每个培训班的学员上第一堂理论课时经常说:“这些学员学习劲头都很足,上课听讲比大学生认真多了。”
朱院士实地给学员上课
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叶辰说到:“朱院士讲完了,就轮到我们任课教师上场了,由学院的几位老师和研究生组成,每位研究生就自己对林下三七的研究方向和擅长的领域以通俗易懂的话语给学员们授课,我自己的研究方向是关于林下三七水分调控方面的研究,我就林下三七的各个生长时期的需水情况,雨季、旱季水分管理等方面给学员们上课。”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在给“学生”上课
“非常荣幸作为一名老师参与了第二届、第三届的培训班,同时担任三个学习小组的组长。”龚加寿作为云南农业大学澜沧科技小院可照说到。他在每一届培训班3期的培训过程中全程参与,主要研究方向是三七病虫害防治工作,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班的学员同吃同劳作,手把手在田间地头教学,从选地、整地、理墒、开沟、种植、水肥管理、病害预防、采收等过程完整的实践一遍,他又说:“务必让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在给“学生”上课
朱有勇院士在澜沧优厚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老百姓缺乏技术的现状,着手开办了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先后开设了林下有机三七、冬季马铃薯、果树栽培、冬早蔬菜、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培训班,累计培训了1500余名乡土人才,希望他们学有所成之后回到家乡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科研是扶贫的奠基石
吴灿是云南农业大学驻澜沧科技小院的一名研究生,他的研究课题是“水分对林下三七病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他说:“水分在三七的生长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需要长期监测和试验地工作,病害也需要定期调查。”吴灿的科研之路并不顺利,面临许多棘手的问题——没有交通工具、试验仪器设备不足、林下试验环境恶劣、客观影响因素过多等。吴灿同学克服困难,并开始了为期9个月的澜沧调研驻点工作。
“三七”种植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18年时,就出现了大面积发病的情况,在出苗期,基地大面积的出现种苗不萌发、烂苗(根腐病)的情况发生,而且这个现象是成片的出现,整块基地都有这个情况,严重的地块甚至有十余亩的地块没有种苗萌发。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刘以斌说到:“我们的基地采用农户负责制进行管理,当地老百姓来到基地打工、每家每户承担10亩地的种植、管理工作,每一批种苗到了之后由各家各户分别领走到自己管理的地块种植。” 云南农业大学博士张帅带领着同学们走过了每一块试验田,分别采样,分析得病规律。
根腐病地上部分症状(左图)和根部腐烂(右图)
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刘红斌说到:“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调查发病原因时与基地的管理员聊起了这个问题,他说种苗前后分了三四次采购和运输过来的,并且都是在不同的育苗基地采购的,运输距离远、运输时间长、多次搬运分拣;并且有两批苗在采挖时候正下雨,移栽时候也在下雨。”听到这刘红斌同学茅塞顿开:“运输的磕碰和雨天潮湿气候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
自2018年发生大面积病害后,科技小院的研究生们越发重视预防病虫害。看到有虫子正在蚕食三七叶片,云南农大植物虫害方面的研究生曹宁宁和宗鲁翔马上掏出手机拍下虫子的“吃相”,随后将虫子捉到特制的小瓶里。他们说:“没见过的虫子都活捉,带回昆明的实验室做鉴定,确定是否对三七生长有害。”
云南农业大学博士杨宽在“澜沧科技小院实践报告”中写到:在澜沧学习实践的过程当中,在试验中的一点小小的发现或者一点小小的建议,都能对三七的种植和发展提供着帮助,无形之中帮助老百姓在管理过程中提高了三七的存苗率,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在我的课题取得一定的成果之时,同时也为林下三七的发展贡献了微薄之力。
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从2017年开始种植林下三七76亩,2018年只三七花一项就收入了6万元,今年预计每亩可收入5万元。”澜沧县攀枝花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付美刚自豪的说,“开始自己很忐忑,不会种‘三七’,自从农大老师指导后,不仅三七技术和产量有了保障,收入也有了保障,现在常常有村民来向我取经。”
科技小院成员、云南农业大学教授黄惠川说道:“朱院土把自己通过10多年研究获得成功的林下三七种植技术带到这里,并进行了成功推广,使这里的林下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农民从林下三七种植中获得土地、务工及分红三份收益,由于严格采用生态种植,不准使用一滴农药和一粒化肥,林下三七受到市场追捧,今年大规模上市后能卖到每公斤两千元,每亩收入能超过十万元”。
竹塘乡大塘子村拉祜族村民李娜努说:“通过朱有勇院士团队的培训和指导,种了两亩林下三七,一共投入一万多元,去年收了一部分,收入六万多元,加上土地出租、养蚕、种水稻等,年收入接近十万元。之前在加油站等好几个地方打过工,工作辛苦不说,收入和现在种林下三七根本没法比”。
“能看到拉祜族村民过上好日子,整个村子变得生龙活虎起来,是我们最得意的成绩。”吴灿博士说到。
如今,在研究生老师的指导下,1500多名农民“毕业”了,并培养出了840名“三七”种植人才,这些学员回乡以后为脱贫致富发挥了带头作用,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洒遍澜沧大地,真正让澜沧的“青山”变“金山”,形成脱贫攻坚的星火燎原之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