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创新 敬业垂范
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学生工作>>团学动态>>正文
团学动态

人文学院社会实践报道之二:积极投身抗洪志愿服务

2020年08月24日 11:17 蔡甜甜谈丽丽 点击:[]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南方多地遭受暴雨洪水袭击,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威胁和损失。各地有序开展救援抢险工作,各界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持抗洪,青年大学生也成为其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来自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的两位学生蒋敏和卢书好便加入到了抗洪志愿者的行列。

蒋敏是安徽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7级的学生,家乡位于安徽省巢湖市夏阁镇。由于地势较为低洼,加之洪水来得突然,镇上绝大多数房屋被淹,人员虽都安全转移,但物资来不及抢救,集镇上很多店都进了水。蒋敏家也是一样,电器、家具都零星的漂在没及胸口深的积水上,蒋敏也是爬上了屋顶,等到救援船才幸免于难。被转移的群众都被安置在当地的元山小学和夏阁镇中心小学,蒋敏和姥爷则借住在地势较高的亲戚家。洪水的突如其来使镇上居民都意想不到,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迅速投入到了抗洪行动当中,蒋敏也不例外。

“这边没什么年轻劳动力,很多老年人妇女都一起上了。”因为力气小,扛不动浸在水中的沙袋,蒋敏就帮忙装泥沙、扎口袋、给不愿搬离的老年人做思想工作等,经常一天下来,她能扎上千个沙袋,手指从一开始的酸痛到最后的麻木、没有知觉,蒋敏从没有一句怨言。78岁的姥爷也不闲着,常常扛着七八十斤重的沙袋和镇上的其他老人们到处帮忙,用蒋敏的话来说就是“老当益壮”“自愧不如”。其实早在7月中旬,夏阁镇尚未淹水,周围其他乡镇受灾时,蒋敏就曾帮忙转移过群众。“七月份的时候,天天在下雨,有些地方比较深,雨靴里全是水,抬脚都抬不起来。”“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在坝上吃饭,因为到处都是洪水,半人深只能站着,没地坐。”救援的过程很辛苦,但蒋敏的家人都很支持她,她也认为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她说:“如果连自己都不保护自己的家乡,还指望别人去保护吗?”直到七月末,蒋敏加入了巢湖志愿者,开始更加有目的的支援抗洪。

与此同时,来自人文学院法学专业192班的卢书好,也在他的家乡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参加淮河流域五河段的防汛工作。他每天在大坝上巡堤排查,密切关注水情,及时汇报,以应对突发情况。时常在野地搭建的帐篷里吃饭,用泡面、面包、饼干充饥,还要克服湿热的环境和蚊虫叮咬,但他丝毫不退却,始终与值守点的工作人员并肩作战,为守护家乡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7月25号左右,蒋敏家乡当地官兵加入到抢险救灾的工作中,蒋敏开始给“兵哥哥”们送水、打包午饭,帮助搬运物资去安置点慰问。政府和军队的救助给了蒋敏同当地居民莫大的鼓舞和信心,救灾工作进行地更加井然有序。同样,受到鼓舞的还有另一边的卢书好。原本在当地县司法局实习的他被县政府领导身先士卒,带领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参加防汛抗洪工作的精神所感染,果断报名参加了抗洪防汛工作,不辞辛劳地发光发热。虽然抗洪的地点不同,但同样令蒋敏和卢书好感动的是,不时会有人给他们买雪糕、矿泉水,也有很多商家、居民为他们提供免费的午饭。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们也已经默默成为了守护家乡的“英雄”,受人尊敬。

洪水开始消退后,蒋敏又参加了消杀工作,由忽略了个人防护,她的整条腿都肿了,还留下了疤痕。在洪水中,她的考研资料也都“付之东流”了,虽然心疼,但她表示并不后悔,因为在这次终身难忘的经历中,她学到了忍耐:长达一个星期停水停电无法洗澡、洗头,救援时借穿外婆的衣服直到洪水结束。学会了坚强:长时间在水里泡着救灾,头晕、呼吸困难她都一一挺了过来。她还学会了划船、克服恐惧:在水流大的地方照常搬沙袋,转移人员。但蒋敏也说,如果可以她不愿再经历这样的救灾。洪水给他们的家乡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良田都成了汪洋,住户的电器都报废了,银行、商铺等都无法开业......她希望这样的灾情不再发生。

卢书好则在抗洪抢险中感受到了国家政策实行的高效率和军民团结一致、勇于担当的时代精神,希望未来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一场灾害就是一次考验,每经受一次考验都会积累一笔精神财富。在这场抗洪救灾斗争中,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在团结一心,英勇奋战抗击洪魔的同时,也创造出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坚忍不拔、勇于胜利”的抗洪精神。相信在这次洪灾中学到的东西和经历的磨砺,会让蒋敏和卢书好在接下来人生历程中受益终生。(特约通讯员:曹珊珊 审核:杜士凤)

 

关闭